Author: zhx626
-
汇唐停车:以稳定之基,筑增收之路——智慧停车领域的价值领航者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今天,停车难题已成为制约商业活力与用户体验的“最后一公里”痛点。汇唐停车凭借技术赋能、稳定运营、精准增收三大核心优势,为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社区物业等场景提供一站式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管理效率跃升与收益持续增长。 一、稳定:智慧停车的“压舱石” 汇唐停车深知,系统稳定性是客户信任的基石。我们以“零故障、高并发、强安全”为标准,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停车管理体系: 案例实证:某超大型购物中心引入汇唐系统后,日均车流量超2万次,系统可用率达99.99%,全年无一起因系统故障导致的客诉事件,管理成本直降40%。 二、增收:数据驱动的“增长引擎” 汇唐停车不止于解决“停车难”,更通过精细化运营与资源变现,为客户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数据见证:汇唐客户平均实现车位收益提升35%,广告收入占比从5%跃升至25%,真正实现“睡后收入”持续增长。 三、服务:全程陪伴的“增长伙伴” 从方案设计到落地运营,汇唐停车提供“咨询+硬件+软件+运维”全生命周期服务: 客户证言:“汇唐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停车拥堵问题,更通过数据运营让车场从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合作一年来,收益增长远超预期!”——某连锁商业集团运营总监 结语:选择汇唐,共赢未来 在智慧停车从“功能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今天,汇唐停车以稳定为盾、增收为剑,助力客户在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价值。无论是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运营效率,还是拓展多元收益,我们始终是您最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
-
停车变得越来越“智慧”
许多人对城市“停车难”深有同感。“出门想开车,但是开了车又怕不好停车,经常绕半个小时但怎么也找不到能停车的地方。”生活在北京的小杨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停车的经历。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26亿辆,有88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600万辆,重庆、上海、苏州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增加停车位的供给是解决停车难的措施之一,与此同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停车效率、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也是重要途径。 “导航到车位,太方便了” 北京市民小杨经常在停车场找不到停车位,“有一次在商厦的地下停车场,我转了将近20分钟才找到停车位。”小杨说。 不少车主都有这种经历,为了停车而在停车场转悠好几圈,耗时耗力。如今,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车位级导航变得越来越普遍。 何为车位级导航?据介绍,车位级导航能够为用户直接导航到停车场某一个车位。在导航软件中,选择目的地附近的停车场,当行驶到停车场门口时,导航软件根据当时停车场内的情况,为车主选择停车位,并直接导航至相应位置。 小杨最近体验了一把车位级导航。前些天,他去北京丰台火车站接人,使用百度导航APP时,发现一个“车位导航”的选项,抱着好奇的心态试了一下。等到了停车场,导航软件就帮他选好停车位,并且将他引导到那里。“直接导航到车位太方便了!真希望所有的停车场都有这个功能。”小杨说。 目前,车位级导航技术正在推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借此提升运行效率。 无感支付提高效率 过去,人们离开停车场时往往要在出口处排长队,一辆接着一辆收费。赶在拥挤时刻,可能要花费半个小时以上才能缴费离场。生活在浙江省杭州市的小周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很烦躁,“早就盼望着有新技术能实现快速缴费离场,不耽误时间。”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普及,扫码支付停车费大大提升了离场缴费的效率,排“长龙”的现象越来越少。如今,无感支付逐渐兴起,汽车甚至可以“秒离”停车场。 不用停车、不用掏钱、不用取卡、不用扫码,甚至不用摇下车窗,停车离场时自动扣款、抬杆,数秒完成,汽车停车费“无感支付”,就是这么简单。小周对这种支付方式很喜欢,“不用排队,省了时间,方便大家!” 业内人士介绍,无感支付是免密快捷支付与停车场车牌识别技术的结合,实现了“车牌识别、抬杆、通过、扣费”4个环节同步。车牌号需要与个人账户绑定,这个账户可以是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据统计,在“无感支付”停车场缴费离场,比在传统停车场省时80%以上。 记者了解到,还有不少前沿技术运用于停车场,比如反向寻车技术能帮助车主迅速找到自己的车。停车机器人的运用可以提升效率,今后还将与新能源车充电等功能相结合,全方位提升停车服务质量。 停车设备产业迎来新机遇 停车其实是一个民生题。城市能够“停车易”,将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多地正发力推动智慧停车的建设。今年4月,北京市正式开始实施《智慧停车系统技术要求》,为北京市经营性停车场智慧停车系统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提供技术依据。上海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100个以上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100个以上示范性智慧道路停车场,今年将建成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20个。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会长李礼平表示,智慧停车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加快行业转型升级,还能带动相关消费潜能的释放。有关部门、企业应在新形势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找准新的增长点,创建新的城市停车产业生态。 日前,在2023中国停车博览会上,“高速交换式塔库”“新一代垂直循环类停车设备”“钢结构装配式自走立体停车设备”等一批停车技术、设备亮相。专家认为,新能源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和城市更新改造的市场需求,驱动停车设备不断优化升级,相关产业迎来新机遇。此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停车越来越“智慧”,城市越来越智能。